“燃尽自己”的中国男篮时隔十年重返亚洲杯决赛

作者:178直播

北京时间8月16日,2025男篮亚洲杯半决赛,中国男篮以98比84击败新西兰男篮,时隔十年重返亚洲杯决赛舞台。终场哨响的瞬间,中国男篮队长赵睿掩面而泣的画面,与看台上挥舞的五星红旗、震耳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。这支以“残阵”出征的中国男篮,终于用“燃尽自己”的方式,重新点燃了所有球迷的热情。



“拼”已经刻进这支球队的基因

与新西兰男篮的这场半决赛,在不被外界一致看好的情况下,中国男篮再次靠“拼”展现了自己的野心。

面对以身体对抗著称的新西兰男篮,中国男篮没有丝毫退缩。首节比赛中,胡金秋高位挡拆后的坚决顺下,赵睿持球突破时的寸土不让,搭配高诗岩如影随形的防守,一波13比0的攻击波不仅拉开比分,更打出了“豁出去”的气势——28比19的首节比分,便是他们用强度对抗强度的直接证明。更重要的是,此后的比赛中,哪怕进攻受阻,中国男篮在防守端却从未有过丝毫松懈。

而更令人兴奋的是,当比赛第四节再次进入“决胜时刻”,中国男篮仍然能够凭借十足的信念,把拼劲化作博取胜利的利刃。无论是赵睿带着上半场倒地时的隐痛,在外线果断出手命中三分;还是高诗岩在连续防守轮转中耗尽体力,却仍在关键时刻再飙三分;又或者是廖三宁用一次次不惧对抗的突破,撕开新西兰的防线——中国男篮的集体爆发,不仅让球队在赛场上走向胜利,更让球迷从中国男篮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激情和魅力。



“这才是中国男篮该有的样子。”球迷类似这样的点评,几乎出现在本届亚洲杯中国男篮的每一场比赛中。从小组赛胡金秋眉骨被撞破后血染赛场、坚持砍下23分11篮板,到王俊杰在韩国队严密防守下投进关键三分,再到这场比赛中赵睿带伤作战、高诗岩拼至力竭——这一次,中国男篮在没有顶级阵容加持的情况下,却有“燃尽自己”的决绝。

上个周期,中国男篮在低谷中让球迷屡屡失望,除了成绩,比赛气质更是球迷口诛笔伐的重灾区。而如今,这支被外界视为“平民队”的队伍,用每一次倒地拼抢、每一次带伤坚持,赢回了最珍贵的期待。正如球迷感慨的那样:“我们等的从不是碾压的胜利,而是这种为荣誉死磕的样子。”



“完成任务”之后,短板依然需要得到关注

“登上领奖台”,这是中国男篮队长赵睿对本次亚洲杯征战的目标与期待。如今,他也用拼尽全力的方式,带领球队兑现了承诺。

只不过,在为这支中国男篮的精彩表现与成长感到兴奋时,仍需要看到:从对战韩国男篮到激战新西兰男篮,中国男篮的每一步都走得并不轻松,球队的短板也依然明显。

与新西兰男篮的第二节,中国男篮在节末的“得分荒”,直指目前球队最棘手的问题——破联防依然艰难。当时,无论是外线传导的滞涩,还是内线球员未能及时插空的短板,都让“破联防”再次成为当前中国男篮不得不正视的课题。

此外,面对新西兰男篮这种平均身高充足、全员对抗在线的球队,中国男篮锋线的乏力再次被无限放大。全场比赛,能为球队提供稳定支持的3、4号位球员,仅有王俊杰和朱俊龙两人。王俊杰虽在外线贡献关键得分,但面对新西兰锋线的强硬冲击,体能消耗巨大;朱俊龙在防守端拼尽全力,却难掩球队在锋线轮转上的捉襟见肘。第三节的胶着战局,正是这种短板的直接体现——当新西兰用锋线冲击力打乱节奏时,中国男篮难以找到有效的应对支点。

但这些短板,恰恰让这支中国男篮的胜利更显珍贵。他们带着不足拼到最后,用态度弥补了阵容的缺憾。

十年等待,终迎重返亚洲杯决赛的舞台。这支“燃尽自己”的中国男篮,或许还未抵达巅峰,却已然成为了球迷心中最想看到的模样——为热爱而战,为荣誉而拼,这本身就是最动人的答案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

相关内容

热门标签